展商快讯
杭萧钢构寻路钢结构住宅 转型轻资产
“轻资产”的转型风潮正在从地产商传导至房地产的上游企业,杭萧钢构这家钢结构生产企业正在进行一场技术转型与经营模式同时推进的实验——“技术服务型企业”是杭萧钢构给这自己的最新定位。
不过,这场实验一波三折。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杭萧钢构身后的是,经历过一场异常激烈调整的钢材市场,以及正在进行深入调整的房地产市场。
2007年由于一笔344亿元的跨国订单遭受“造假“质疑,证监会要求其三年内不允许增发股票。2010年杭萧钢构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子公司万郡房地产有限公司,不料迎来新一轮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让杭萧钢构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再次受阻,建立钢结构住宅示范项目的目标不得不延期至今。
而现在,虽然房地产政策持续放松,但是万达、远洋等大型房地产商已经陆续调转船头,纷纷将业务重心转向地产以外的板块。
对于杭萧钢构来说,在订单与房地产趋势之间做出平衡和判断,并不容易。
钢构住宅春天,还没有来
万科集团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摸索了十年,而对于房地产上游的建材企业来说,像造汽车一样,在车间里造房子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只不过这一梦想还在经历重重质疑,没能广泛复制。
就在万科集团反复摸索的十年期间,杭萧钢构正在实验一场建筑业的革命,用钢结构取代混凝土,并应用在住宅领域。
时至今日,钢结构住宅的春天还未到来。
高成本成为推广钢结构住宅的硬伤。这一次杭萧钢构开始尝试转变公众对钢结构成本高的印象,杭萧钢构董事长单木银不再谈钢结构住宅每平米的造价,而是强调要利用“钢管束住宅组合结构体系”调整综合造价。
“在这次的案例工程——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项目中,我们应用新技术的11号楼,建安造价可以逼平混凝土住宅,”单银木说,“除了杭萧钢构采用TOC的管理体系,使融资成本、管理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因工期减半而得到缩减以外,更低的用钢量以及绿色建筑等相关国家政策的补贴,也是造价降低的重要因素。”
降低造价也许能够赢得市场青睐,可是,这一次杭萧钢构不再准备卖钢构产品,而改为卖技术。“我们正在往轻资产,服务型企业转变,”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瑞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主要是跟终端的房地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为启动这场钢结构住宅实验,杭萧钢构投入了重资,2004年投资近3亿元建立汉德邦建材厂,但此后11年间在资本市场频频受挫,“这11年杭萧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包括我们的大笔资金投入,每年的设备折旧利息负担,由于战略目标非常清晰,董事长的性格也是非常执著,他觉得应该做,所以坚持下来了。”陈瑞说。
这种坚持的代价是巨大的。2007年一笔344亿元的跨国订单遭受“造假“质疑,证监会要求其三年内不允许增发股票。2010年杭萧钢构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子公司万郡房地产有限公司,不料迎来新一轮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让杭萧钢构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再次受阻,建立钢结构住宅示范项目的目标不得不延期至今。
这家曾经四处建厂的钢结构企业开始思考自己的转型,“技术服务型企业”是杭萧钢构给这自己的最新定位。陈瑞说,“我们希望轻资产化,未来重资产的合作不会很多。”
今年3月,杭萧钢构与新疆呼图壁县文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钢结构住宅体系(含钢管束住宅组合结构)合作协议。这是继河北世人美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之后,杭萧钢构签署的第二个技术转让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两次合作都是通过招商加盟的方式进行,这意味着杭萧钢构将为房企提供技术支持,而钢结构材料需要房企自行解决。
陈瑞说,“以前我们要拼命说服一个房地产开发商采用我们的钢结构,这个沟通过程很累。但现在不一样了,邯郸这一家房企在邯郸地区的所有项目都可以用这个材料,每开发一平米要给我们支付技术使用费,这样我们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地方龙头企业去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我们提供技术服务,如果在全国我们有10个这样的房地产企业,相当于有10个杭萧钢构在推广我们的钢结构住宅体系。”
转型“轻资产”
然而,房地产企业自身仍然需要面对资金压力和行业洗牌的困境。与杭萧钢构合作,意味着自己要解决钢材生产问题。让已经步履维艰的房地产企业自行成立钢构厂,为住宅产业化提供材料,陈瑞也很明白,这不是一场容易的变革。“对他们(房企)来说可能就看谁愿意扒层皮,真的忍受这个痛苦的过程。”不过,陈瑞认为,有远见的房地产企业会及时想到行业调整时的出路。”对他们有了实体的要求,就是要求他们对未来的生产发展以及转型都要有真实做法,而不再是仅依靠土地和投资赚取暴利。”陈瑞说。
杭萧钢构打算用招商家加盟的方式让“车间里造房子”的梦想广泛复制,由战略发展中心负责招入房地产商,运营管理中心负责跟进服务。陈瑞说,“服务包括如何建厂、买设备,如何生产、安装,我们负责咨询服务以及管理导入,但不负责具体的管理。”
不过,招商的梦想是否能够赢得市场青睐还不得而知。
这家原本以提供建筑材料为主业的钢结构企业试图改变房地产业的开发思路,杭萧钢构希望握紧自己手中的技术筹码,借势发力。
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杨强跃说,“在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房子基本上盖出来不愁卖。但是现在不一样,房企需要考虑房子造出来之后如何销售。这是一个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要求房企拿出更高品质的住宅。”
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以及政府对绿色建筑强调正令杭萧钢构信心十足。根据政府此前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其中要求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
“从绿色建筑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钢结构非常有前景,钢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可循环的材料,而混凝土对于我们现阶段的技术来说,还是不太可降解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修龙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另外,我们还要化解国家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调整产业结构。如果建筑上用好钢结构,可以非常好地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
2014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受住建部委托,成立了钢结构住宅课题小组,正在研究钢结构在住宅领域的应用。“现在大家都看到了钢结构住宅的潜质,都在研发,但是市场的接受度还没有到热情高涨的程度,毕竟在技术、政策障碍方面还需要一些突破。”修龙认为,钢结构住宅的春天还没有到来。
在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一期工程施工现场,看不到常规的脚手架和混凝土搅拌机,只见数堆形状各异的钢板和零星的施工人员,这个看上去像是停工了的烂尾工程却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专家考察团,其中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政府官员。
一直在探索住宅工业化方式的万科也曾来到杭萧钢构,探讨钢结构在住宅上的应用。
不过,对于杭萧钢构来说,与万科的合作需要非常谨慎。“我们通常会选区域型的龙头房地产公司,像万科之类的全国性房企,我无法限制他在哪个地方使用,无法保护我的技术,”陈瑞说,“而现在我们必须要保证我们的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能收回的成本都要收回。”
来源:经济观察报